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_第二百零七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演讲大师与畅销书㈠

第(3/3)页

然我不是个好学生,总是旷课,妳们可别学我!”李思明拿自己开玩笑,拉近了距离感。“如果有人旷课,千万别跟我拉上关系,不关我的事哦!”台下的听众们又一次开心地大笑,尤其是那些经常旷课的学生。

        关于李思明在北大的逸事,随着他的成功,已经成了教育界的一大趣事。北大为此很骄傲,因为在李思明“旷课”的事情上,北大前校长很开明,因此他们有了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甚至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教授”,要是当时校方一气之下将李思明开除了,那现在就成了全中国的笑柄了。谈起此事,许多老北大人都感到很庆幸,因此北大校方就有的吹了。该校的宣传手册上或者其他材料上,总是将李思明的名头放在前列,当成招牌。这恐怕是李思明数次要求辞去北大教授职务的要求,不被批准的缘故之一吧?

        “当时我跟妳们一样。正是风华正茂。当然我现在也还是一朵花(众人大笑)!我记得当时我在北大校内的一个刊物上写过一篇关于大学精神的文章,近16年过去了,我觉得我们现在还需要再一次反思一下。何为大学?其中一定要大师,即使没有,也要一批有着对专业知识无比热忱的一群教师。可是我发现现在许多大学都以本校每年在国内外什么什么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少多少篇来标榜。但是这有多大用处?我看不到因为论文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就增强了,没能转化为生产力,什么都没用。而且我还发现许多学生写的论文作者一栏上,往往都将自己的导师列在前头。这也许是那位学生很尊师重教,但在我看来。这成了当下的一种风气,甚至是固定了的一种模式,这样的导师不要也罢,这样的大学不读也罢!”

        “我现在还担任着北大的教授,北大每年有五位学生做我的研究生。多了我也照顾不过来。因为我必须为他们的研究过程负责。他们都很聪明。在我的公司内也参与一些项目。但是有些学生聪明得过头了,凡是在自己的论文报告或者项目成果上。写上我的名字的。我一律不准毕业或者不予通过。我非要让他留级三个月!”李思明道。

        其实不仅如此,在微星中央研究院内,创立之初,有许多创新性的理论的提出者都是李思明提出来的,这是他的优势。但是李思明并非是样样精通。大多数的理论他只不过是从记忆中“复制”一下而已,大而化之,主要的研究工作都是由工程师们去完成,随着研究工作地展开。自然会产生大量的科技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当有人将自己究成的论文递到李思明的面前时,凡是李思明看到自己的名字跟实际作者出现一起的时候,李思明当场将那位作者痛骂一番,让所有人很快都知道了李思明的原则。这也是李思明在微星中央研究院所有的技术人员中间,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的原因之一。

        “请问李教授。去年开始两院院士开始增选,现在刚刚完成。听说微星中央研究院一次性有12名研究人员当选为院士,但这12人中没有您,令人很惊讶,您能说说吗?”有学生问道。

        “我澄清一下,我是后来单方面宣布退出的。我当时说,我退出是因为我不想占用别人的名额,那是我谦虚的借口。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觉得我还很不够格!”李思明道。

        “那为什么呢?”学生们很惊奇。

        “因为我觉得解决一部分中国人用电脑或者用移动电话的问题,永远也没有解决十二亿人吃饭的问题重要。如果人家种田的劳动人民都没能入选,我一个资本家更没有资格!”李思明道。众人大笑,学生们都知道李思明是意有所指。

        “贵公司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招聘活动,请问妳们还需要人吗?我没赶上!”某位学生大声诉苦。这位学生居然引起了更多人都附和。

        “呵呵,我当然十分欢迎任何有志于发展民族科技事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本集团,并不因为妳是哪所学校的就特别受重视。我们人力部门会有一套严格的甄别程序,我们将从候选毕业生挑选那些可塑性强,有创造性有团队素养的毕业生。”李思明道,补充了一句,“当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想去微星集团放火的除外!”

        李思明这话,让身旁的校方负责人脸上都是红一阵白一阵,李思明装作没看见。

        最新全本:、、、、、、、、、、
文学馆阅读网址:m.bqvvxg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