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述志赋》 6
萧皇后忽然取过纸,以手托腮,伏在案几上沉思起来。/wWW。QВ⑤、COМ\
少顷,便提笔疾书: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
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乃夙夜而匪懈,实寅玄于玄晕。
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
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
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
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
均二议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
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
愿立志于恭俭,私自兢于诫盈。
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
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
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叨不世之殊盼,廖非才而奉职。
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
虽沐浴于恩光,内渐惶而累息。
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
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
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
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
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
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
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
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
愧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
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已。
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
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
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
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
嗤黄老之损恩,信为善之可归。
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
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
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
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
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
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這篇《述志赋》的主旨是临深履薄,居安思危,萧皇后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规谏,劝导炀帝要有所收敛。谁知炀帝读过赋后,竟一笑了之,大不以为然。炀帝觉得,人生苦短,若不及时行乐又待何时?在他看来,舜怎样?纣又如何?还不是到头来同归于黄泉!萧皇后感到绝望了……
太阳已近当空,两岸的景色变得更加明亮。河水也更清澈了,偶尔可以看到几条鱼在浅浅地游动。
龙舟上,又传来了鼓乐丝竹的奏鸣。那是一首为巡游江南而作的新曲,音韵悠扬,气势恢宏。听得出千帆进发,万骑夹岸;感觉得到仲秋远游的清爽,心旷神怡的乐趣。
扬州,就在前面,越来越近了……
最新全本:、、、、、、、、、、
文学馆阅读网址:m.bqvvxg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