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结局
第(2/3)页
,具体内容就不说了,想知道的自己去看番茄的《寸芒》)”
番茄简单的把剧情说了一边,赖长义还真是挺感兴趣,李杨这个角色很牛啊,“我说,女主角定了吗?虽然出场不多,可是我觉得这姜雪是全剧的关键所在啊。”
番茄道:“还没呢,要不你来提提意见,这姜雪让谁来演合适呢?”
赖长义想了想,道:“刘亦菲如何?水嫩的肌肤,漂亮有神的大眼睛,挺俏的小鼻子,纯纯的美丽,适合姜雪这个角色吗?”
番茄摇头,“我不喜欢,如果真要用她,当年拍仙剑就用她了。”
“蒋勤勤呢?忧郁的眼神,小巧的嘴巴,完全的中国典型小女人。”
“呵呵,她适合拍琼瑶片,这部片子不适合!”
“周迅呢?拥有独特的气质和个性,灵性与率真组成的‘美’,落入凡间的精灵。”
“这部片子不用配音的,你觉得周迅的声音……”
“范冰冰呢?她的五官身材与中国男人普遍自古至今的终极审美情怀相吻合,瓜子脸,杏仁眼,樱桃嘴以及凹凸有致的高挑身材。”
“范冰冰太狐媚像了,姜雪的气质要很清纯!”
“林嘉欣呢?可爱笑容让很多男生都喜欢,简单得好像邻家女孩一样。不过她又不像邻家女孩那么一览无余,在她看似乖巧,毫无主张的笑容之下,隐藏的是一个颇为独立的现代小女生。”
“太胖!”
“孙俪呢?端庄、安详、洁净、美丽、怜悯、善良。孙俪的白是雪一样的苍白,令人绝望的悲伤和性感。”
“她情绪太复杂,我要的女主角越简单越好!”
“蔡卓妍!够简单了吧,虽然不是标准美女,但是古灵精怪,永远不按牌理出牌,永远给人惊喜。”
“姜雪,简单、清纯、安静,像雪一样纯白无暇,想云一样飘渺。一片雪花,一张白纸,外表温柔,内心坚毅!”
赖长义无语了,“那你只有用新人了吧……”
“呵呵,其实呢……人选倒是有一个,就看你愿意不愿意……”
“我?你选女主角,管我愿不愿意啊……”
番茄笑了,“呵呵,因为,她是你老婆!”
“啊……你说小香?!”
“是啊,嘿嘿,如何?有兴趣吗?”
赖长义也笑了,“我回去问问她,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番茄所预料的,赖长义和泽尻绘里香双双加入《寸芒》剧组,项羽由马仲达出演,番茄自己客串鸿钧道人。
因为这部片子里的很多场景在日本是找不到的,所以剧组分别去了中国和瑞士拍摄。
艾氏集团钱多,剧组不用像其他剧组那样赶戏,番茄拍起来也是很悠闲。每天只需要工作五个小时左右,赖长义觉得这种拍法,旅游多过演戏。
空余的时间,他就动手整合他的第三张专辑,也是他为全球准备的经典大菜。这张专辑,赖长义打算把中国古曲中最有名的十首曲子改编,专辑名为《华夏》!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
《广陵散》,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旋律激昂、慷慨,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
《平沙落雁》,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
《十面埋伏》,此曲描写的是楚汉之争的最后一役,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夕阳萧鼓》,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渔樵问答》,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
《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曲子表达了回乡的喜悦以及骨肉分离的悲悯的复杂的心情。
《汉宫秋月》,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风格纯朴古雅。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
《阳春白雪》,春秋时期的古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整张专辑,十首曲子,十个故事,十种心情。正好,《寸芒》这部仙侠影片也符合这种古意,赖长义就把《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和《阳春白雪》三首曲子作为了片子的部分配乐。
四个月后,《寸芒》杀青,剧组返回东京,番茄做他的后期制作去了,而赖长义召集了女子十二乐坊,开始了他的第三张专辑的制作。
又过了两个月,《寸芒》全球公映,《华夏》也全面发售了。一直到年底,《华夏》都在热卖中,成绩再次让全世界跌落眼球。
震撼!绝对的震撼!《华夏》销售量已经突破七亿大关,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20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学馆阅读网址:m.bqvvxg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