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_第一千九百九九章 一语双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九百九九章 一语双关

第(1/3)页

【惟愿书友们万事顺遂、福寿康宁】

巴陵公主很是无语,这话让她怎么回?
说是也不行,说不是也不合适,纵然夫妻之间敦伦之事亦不好宣之于口,更何况这等背德之举?
但心里却予以认可,姑姑或是见多识广之故,确有识人之明……

只能红着脸不语,眼神飘忽,很是尴尬。

房龄公主撇撇嘴,很是不屑,做出如此一副温婉的模样给谁看呢,看上去再是贤淑,不也偷人?
既然敢做,又有什么不敢说?

不过巴陵公主的神情已经说明她猜测不错,心里愈发酸了,她与巴陵的区别在于她偷了很多、后者只偷了一个,可偏偏后者只偷了这一个却是她觊觎已久、未能得手的极品。

心里将房俊狠狠骂了一通,瞎了眼的狗东西,巴陵这幅矜持娇羞的模样肯定放不开,岂能及得上我?
忍着心里酸气,她换了个话题:“听说你家不仅在海贸当中参了一股,还于南洋不少地方买了地皮、盖了商铺,专营玻璃、瓷器、竹纸等等货物?”

巴陵公主点点头:“都是小本生意而已,况且如今不少皇亲国戚都在海外有些产业,添补家用。一家家的丁口兴旺,可地就只有那么些,若不出海去赚一些,怕是用不了几年就难以为继了。”

这就是大多数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立国之时的功勋贵胄,其后的文官集团、皇亲国戚,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人口繁盛,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就那么多,要么坐吃山空、混吃等死,入不敷出逐渐倾颓,要么兼并土地、盘剥农户,将地皮刮了一层又一层,把整个帝国拖进崩塌的深渊。

道理谁都懂,可包括皇家在内,面对日益增加的负担、入不敷出的囧状,不将主意打到百姓头上又能如何呢?

现在则不同,海贸带来的巨大收益早已远远超过土地产出,虽然皇亲国戚、世家门阀还会买地,热情却比不得对于海贸的热衷。兼并土地的步骤放缓,阶级矛盾缓和,国内局势日趋稳定。

房龄公主羡慕道:“你说的倒是轻巧,开设店铺、经营货殖看似简单,可店铺之地点、货殖之来源却是能否赚钱的重要原因。‘东大唐商号’在江户川出海口处开辟了一处繁华城市,已然成为整个倭国最繁华之所在,你家在那里的商铺便占了半条街,所贩货殖更是直接以成本价从水师的库房提取……更别说金城、岘港、宋平、室利佛逝等地,你们家都占了最好的地方。”

巴陵公主轻声细语道:“这些商贾之事我是不懂的,都是郎君在管。”

实则并非如此,这些地方的商铺都是房俊打过招呼之后,柴家的家仆与“东大唐商号”的管事直接联系,自然地点好、货源足,使得柴家的生意上升了何止十倍?
不过她已经回过味儿来,房龄公主的亲近显然是在打这方面的主意。

果然,房龄公主搂住巴陵公主的一条胳膊,愁眉苦脸道:“你现在日子倒是好过,可姑姑就惨了,贺兰家那几个畜生不知怎地得罪了房俊,现如今主要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学馆阅读网址:m.bqvvxg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